Chrisjing的运维经验总结¶
入门篇-运维经验总结¶
运维日常需要做的工作¶
(1)运维人员要谨记的6个字:
运维人员做事需遵循:简单、易用、高效
(2)运维人员服务的3大宗旨:
1、企业数据安全保障。
2、7*24小时业务持续提供服务。
3、不断提升用户感受、体验。
(3)初中级运维的日常涉及工作:
1、评估产品需求及发展需求,设计网站架构
2、选择IDC公司、云产品,CDN等产品
3、采购服务器、安装系统、配置服务、服务器IDC上架
4、调试网络、优化系统及服务。
5、上线代码、配合研发搭建环境、调试、测试代码
6、监控硬件、软件及各种业务应用
7、配置收集日志和,根据日志信息报警及优化系统及服务
8、解决日常问题,如硬件(服务器、交换机、硬件、网络)、软件(网络服务)、各类业务服务故障。
(4)高级运维涉及的工作:
1、监控带宽、流量、并发、业务接口等关键资源及访问信息的变化趋势。
2、根据相应趋势变化不断优化网站架构。
3、设计各类解决方案,解决公司业务发展中的遇到的网站瓶颈。
4、编写各种自动化脚本,自动化部署优化服务
5、开发运维管理平台、及运维工具产品,提升服务效率
6、制定运维流程、规范、制度,并有序推进。
7、研究先进运维理念、模式,确保业务持续稳定、有序。
运维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
工作中优秀的学习习惯:
1)在每次对系统配置文件操作是一定要提前备份
2)每次修改完以后要检查比对
3)服务重启以前一定要先检查语法
4)服务重新加载以后要检查服务是否已经启动
5)尽量不要使用rm -rf命令,必要是要是用find命令进行替换
运维需要懂得的学习思想¶
学习中优秀的思想:
a.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理解记忆,最好不要死记硬背,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认真仔细!
b.学习通过案例去学习知识与内容
c.一定要勤加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
d.不断重复的练习以后所学会的知识,要经常用才能熟练!多思考技术的关键.
总结:不怕1000个招式都练一遍的人,就怕一个招式练习1000遍的人!
1简单的事情做熟练啦,就是高手!
2熟练的事情重复做,就是专家!
3你会不会不是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你是否能让面试官或你的领导相信你会
4大量的心理学都表明沟通和表达能力是很关键的。
5企业看重运维人员的标准!态度>素质>技术
好的学习,好的听课,思维习惯¶
1)当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快速记忆一些内容,可以使用截图的方式保存在word文档中,但是到最后总结的时候一定要以文字的方式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加深我们的印象,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学习!(笔记很重要)
2)上课总结时一定要先记重点的部分,然后课后再详细的进行记录(抓重点进行总结)
3)听课习惯:眼睛看,耳朵听,勤动手(记录和操作),勤思考,多谈论,多表达,多教别人。
4)听课一定要跟上进度。(课下提前进行预习,但是一定要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前提下哦!)
5)如果在听课的过程中困啦!可以站着听课,或者出去洗把脸,早睡早起,保持充沛的精力来听课。
6)课上实践的内容一定要跟老师的保持一致(软件版本,系统版本,配置路径,IP地址,主机名,用户名)
7)不要随意的更改讲课过程中所讲到的内容,先把路走通了,然后在试着去变通。
8)完整一次课的学习过程:**课前预习→**课上实践→课上讨论→课后作业→课后讨论
9)通过学习老师的思维习惯来培养出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总结:空杯心态,不管你有多厉害,先把自己放空从零开始
如何能记牢老师讲课的内容¶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阅读与看视频所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快也很容易掌握,但是这样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往往记忆的时间会比较短暂,所以一定要多与别人进行讨论,实践,或者教授给别人,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这个只是点!下面的是各个层次所掌握学习的记忆时间图。
**主动学习:**听老师的课,看书,或者看一些资料。知识留存率30%
**被动学习:**课下积极讨论,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授给别人,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印象深刻,也能帮助别人。知识留存率80%
运维思想转变-学习心态改变¶
1)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当成高考,功夫一定要下到位,珍惜每一天的学习!
2)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跟着老师的进度和思路走。
3)把学习就当成去企业进行工作。
4)老师分配的作业就当成领导分配的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
5)先按照老师讲的去做,不要做任何的改动,等熟练以后在做其他的扩展。
6)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多讨论,多提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7)把课堂的实践就当成生产环境,遇到的问题就是生产问题。一定要认真的对待每一个问题,说不定在企业的环境中或许就能碰到,到时就不会慌张。
运维在学习期间的注意事项¶
1)上课期间手机禁音,禁止课外出接打电话。
2)携带封闭式的被子,防止杯子里的水损坏自己的电脑。
3)禁止交头接耳,有问题请举手提问。
4)课间休息时,不要大声喧哗。
5)注意保持个人卫生,人离开教室后,自行打扫干净。
6)电脑不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休眠。
7)下课后后发现一些设备没有关闭,可以联系老师来进行处理。
8)遵守教室及教室管理制度
9)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一切物品如有丢失自行负责。
10)上课不要迟到,禁止任何理由的缺课。
11)禁止室内吸烟,违者罚款500。
如何高效的学好运维¶
1)决心,信心,恒心
2)坚持,耐心,目标,方法
3)兴趣,勤奋,努力
4)习惯,多练,多问,多讲
5)向高手学习,通过案例学习。
1.方法:成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有经验的人学习!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2.努力:**每天学习**10小时以上,完成老师的作业要求。
3.坚持:4-5个月,每天学习10小时以上,完成老师的作业要求。一定要坚持一下,不要中途放弃。
4.自信:相信可能你就无限接近可能,相信不可能你就等于自己废自己的武功。
A.信念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行动
B.别人说到的,我们做到了
**学好**Linux运维归结起来就一条:呱呱叫的学习态度
1)上课不要迟到,缺课,按时来上自习(拒绝自习课缺席)
2)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练习,认真预习,积极交流讨论
3)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并达到老师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提前预习。
**企业面试题:HR**面试问题:未来五年的规划?
答:优秀的运维工程师和架构师
学好运维的四要素¶
1.设定目标是学好运维的关键所在
2.寻找方法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3.通过书籍学习(阅读-实践-总结-讨论)
4.通过网络学习(养成看博文的习惯)
5.寻找导师和标杆(学会找到正确的道路,成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成功者或者优秀的有经验的人学习,Linux,C语言必学)
6.勤奋努力是学好的重要条件(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7.坚持不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学好运维
总结四要素:****设定目标,寻找方法,勤奋努力,坚持不懈
学习运维的六个重¶
重目标
1)设定短时间完成的目标,每天的学习规划
重思路
2)工作中结果最重要,要学会思考总结
重方法
1)具体时间案例的记忆,远胜于枯燥记忆,
2)通过画图来对其理解,
3)每天睡前都回顾所学
重实践
对于疑惑的问题可以自己实践一下便知道
**重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
1)对于需要修改的配置文件一定要提前备份,备份格式:源名字.操作用户.日期
2)操作文件后检查,并确认操作正确
3)无故不要在root下操作命令,少用rm -fr,可以用find替换(定时任务)
**4)**启动服务前要检查语法,启动服务器后立刻检查启动结果
重总结
1)每次学完以后一定要总结
运维需要懂得的思想¶
观察总结,凡是提前准备,今天的样子是三年前选择的结果,三年后的样子是今天选择的结果。
1)每晚睡前要回顾思考当天学习了什么
2)每天早上要思考今天要干什么
3)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开发部门支撑公司,运维部门支撑开发)
4)向高手问题时一定要表达详细,不要啰嗦。(尽量写完文本,一定要让别人看着舒服)
5)学会使用搜索引擎
6)刚刚进入公司一定要问内部员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可以问业务方面的问题
7)可以客气,但要开门见山的请教问题,直接发问题,试着多请教几个人
8)在学习中使用并练习,达到记忆的目的。
9)能把简单的事情做熟练啦就是不简单
10)学好Linux运维,从鼓掌,点赞,鼓励别人开始
如何让老板欣赏你¶
1)遇到网站系统故障要第一时间与老板取得联系并报告问题
2)当解决问题以后要第一时间向老板写故障总结文档,并发给老板
3)年底总结的时候一定要多写给公司带来多少价值,而不是写一些唠叨的话
4)遇到问题一定要积极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应对。
Linux系统安全最小化原则¶
1)对于Linux系统安全及其重要,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安装Linux系统最小化,即选包最小化,YUM安装软件也是最小化
3)开机自启动服务最小化,即无用的服务不开启
4)操作命令最小化。例如:用rm -f test.txt不用rm -fr test.txt
5)登录用户最小化,平时没有需求不用root登录,用普通用户登录即可
6)普通用户授权权限最小化,即只给必须的管理系统的命令
7)Linux系统文件及目录的权限设置最小化,禁止随意创建,更改,删除
学会总结运维经验¶
1)小痛苦,小幸福,大痛苦,大幸福
2)成功最有效的经验就是多和有经验的人学习
3)设定一个目标,并不断告诉自己要实现
4)要相信可能,你就可能成功
5)多培养一些有耐心的运动爱好
6)学会寻找痛苦,放大痛苦,并转化为动力
7)你今天的样子是你三年前的选择,你今天的选择是你三年后的样子
快速达到1万小时经验的重要3条¶
1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在选好选对方向的前提下:(5-10年)
1)学习一定要专注。
2)学习一定要比别人多花时间。
3)多和有经验的人学习。
在企业工作中的态度和素质¶
企业招聘岗位的需求,就是我们4个月为之努力的目标:
**态度:**执行力强,积极努力,有责任心,对公司和领导忠诚。
**素质:**职业操守,超额完成领导完成的任务,学习能力强。
技术人员:
技术:态度(素质)
1)普通技术人员:6:4
2)高级技术人员:5:5
3)技术管理人员:4:6
总结:态度素质非常重要,甚至超过技术。必须要重视!(踏实,靠谱)
入门篇-论一个运维的素质¶
论一个优秀学员的自我约束¶
1.其实在学习技术的道路上,作者也不是一番风顺的,你们所看到的视频和操作实验成功的案例都是作者从一步步的经过几十次,上百次的失败中不断总结的。 2.作者已经记不清自己失败过多少次,跌倒过多少次,又曾经放弃过多少次,曾经也是一次次的想放弃,但是作者就是不服输,就是要攻克一切难题,专心(专/钻)研。 3.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只看到啦一个很大的难题,不相信自己是否能搞定,这个时候何不尝试将一个大的难题分解为很多的小难题,然后进行分阶段的,分步骤,按照既定的思路一步步的去解决它,当你一步步的将这些小难题解决后,你就会发现那些大难题已经烟消云散。 4.勤奋努力,善于总结,人不可能永远能记得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一定要记录下来,不然时间一长,估计就会忘记
我们要经常做到: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发起实验--》不断测试--》失败后继续尝试--》完成实验--》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进行资料归档 最后:要感谢,感恩,那些帮助过你的人,其实他们本没有义务帮助你,但是他们还是帮助了你,你要记得他们对你的好!
论一个优秀课程的选择标准¶
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不缺少知识的获取途径,我们缺少的是如何分辨优秀课程的能力,我认为一个优秀课程应具备以下几点:
1.课程应总结归纳相关的文档,ppt,和相关安装软件包集合,并以下载链接的方式进行提供。
2.课程开始阶段应大体讲解整体的内容大纲,理论知识,针对难以理解的地方,应以画图的方式讲解,引导学员进行知识点的理解
3.课程需清楚的描述实验的基本环境,和前置准备的所有操作
4.课程需在讲解安装部署等相关操作前需有一个十分详尽的安装文档,在视频操作演示中应严格按照文档进行操作。
5.课程在入门阶段需从简单到容易,逐步加大难度,按照难度梯级递增的方式来引导学员进行实验步骤。
6.课程在讲解每一个功能点的时候,需顺带讲解它的实际用途,和企业应用场景等
7.课程需包含引导学员讲解一些高可用,集群的概念方案等等
8.课程需包含针对所学知识技术点的相关优化建议,和企业应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9.讲课之人不一定要求它有多么牛逼的技术,但是起码要求所讲内容能够简单易懂的讲授给学员,学员可以听得懂,做的出来,能够真正 的掌握这些知识点,这才是核心,如果他还能兼顾有趣,好玩,能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课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总结:自古以来,优秀的课程往往很多,但是我们需要自己去寻找,慧眼识珠!
论一个优秀课程的设计标准¶
一个优秀的课程结构设计需包含以下关键篇幅:
理论篇==>准备篇==>安装篇==>入门篇==>实战篇==>企业应用篇==>优化篇==>理论深入篇==>开发篇
理论篇:应讲解 是什么,有什么用,运行机制与原理,实际用途,企业应用场景。
准备篇:应讲解安装之前的准备环境,包括硬件环境,系统环境,做过哪些配置,需要准备哪些软件包与脚本文档等。
安装篇:应包含安装的详细部署文档,和讲解每个组件服务的安装步骤和详细的命令详解。
入门篇:应讲解该软件的相关常用功能,和每个功能的详细使用步骤,可以结合着一个个小实验来进行模拟讲解。
实战篇:应结合所有功能的汇总设计一个中小项目来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
企业应用篇:应详解该软件或者方案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经常使用的功能等。
优化篇:应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场景给出相关的优化方案和优化思路。
理论深入篇:应深入的对改软件的运行原理,机制,原理图,关键技术和协议等等进行详尽的讲解。
开发篇:应讲解开发环境搭建,开发规划,代码编写规划,和API使用规范等
论一个优秀学员的自我修养¶
学习的核心是要听懂知识,并消化吸收,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兴趣是学习一切的动力,好奇心才是驱动你开始的引擎,不远的未来能否过上小康生活才真正是你继续学下去的源源动力,所以我们要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与学习的兴趣,来携手奔小康。
一个优秀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好奇阶段==>初步了解阶段==>初步体验阶段==>深入学习阶段==>实际应用阶段==>分享阶段
好奇阶段:偶然的机会你突然看到了它,或者经过朋友的介绍推荐知道了它。
好奇阶段:刚开始感觉这个东西挺有意思的,想去了解他是什么,有什么用,我可以用它做什么?
好奇阶段:你开始查阅书籍或者使用搜索引擎来去查询关于它的相关资料,不分昼夜的去了解他
初步了解阶段:开始通过去找寻它的官网,加入它的社区论坛等等查询相关资料
初步了解阶段:通过加入一些微信群,QQ群,等等相关操作去想尽办法的认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讨论沟通。
初步了解阶段:或者开始尝试去寻找讲师去问一些关于他的一切相关的问题
初步体验阶段:尝试在官网上找寻是否有公网的体验地址链接,或者一些产品功能说明文档
初步体验阶段:开始找寻它的安装部署方式,想去自己亲自体验一下它的相关功能,想去用一用
初步体验阶段:当然你也会去寻找一些关于它的教学视频,有收费的,也有免费的,因为他可以加快你的学习进度。
初步体验阶段:在安装部署的过程中当然也会遇到一些报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也都会被解决,同时也会进行总结。
深入学习阶段:对它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但是也想深入的去进行了解,不断的去看官网或者关于它的一切资料。
深入学习阶段:对他的每个功能都开始有了兴趣,想去不断的尝试琢磨它每一个功能点的设计用途。
深入学习阶段:通过一遍遍的实验,去验证它的每一个功能,就算失败啦,也乐此不疲,直到成功为止
实际应用阶段:开始琢磨自己学的这个东西,如果在企业中进行应用,如何跟领导去推荐它
实际应用阶段:想去写一些关于这个技术的相关上线使用的可行性方案,并积极参与评审。
实际应用阶段:随着企业的使用过程中,开始不断的出现问题,然后不断的解决问题,最后将所有问题进行总结。
实际应用阶段:随着使用的深入,你又开始想着怎么去优化它,让他变得更稳定,更快,问题更少,体验更好。
分享阶段:你开始对自己技术点的掌握充满信心,会不时的分享一些你在使用过程中的感悟与心得
分享阶段:突然有些人找你问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你会很轻松就解决掉,从而产生优越感
分享阶段:你会继续分享你的经验所得,并将他们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输出相关的文档或者视频,分享给需要的人
总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才是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终极奥义,在这条路上你并不孤单,因为有那么多的人都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你,鼓励着你,要学着去感谢那边在这条路上曾经帮过你的每一个人,正是有他们的帮助,才促使你走到今天。
论一个优秀员工的自我修养¶
一个优秀的员工的成长需包含以下几个阶段的磨砺方可铸就:
面试阶段==>刚入职阶段==>试用期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深入工作阶段==>离职阶段
面试阶段:面试完毕后需将面试提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输出相关资料文档,同时发送给面试官
刚入职阶段:只需了解并查看所有工作相关资料,切记不要提任何改进方案(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试用期阶段:端正态度,认真积极,按时按量的完成上级下达的所有工作,并周期性的跟领导进行汇报工作进度
正式工作阶段:对公司目前的情况进行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建议性的找领导进行沟通,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性方案
深入工作阶段:得到领导的信任后,不断的解决和完善公司的问题和弊端,当然也包含技术上的和流程上的。
离职阶段:针对自己现有的工作进行仔细的整理归纳,并将所有工作交接给相关人员即可。
论一个优秀讲师的自我修养¶
讲课的核心是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进行简单的描述,目的是能让大家都能听得懂,看的明白,同时又能做的出来,再厉害的人不能做到以上基本要求,他也仅仅可能只是一个牛人,但他不是一个优秀的讲师(这是核心基础)
一个优秀讲师在给学员讲课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备课阶段==>讲课之前阶段==>讲课预热阶段==>讲课期间阶段==>讲课结束后阶段
备课阶段:需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所要讲的知识点。
备课阶段:需提前设计自己讲课的课程结构和实验环境与达到实验效果。
备课阶段:需保证自己所做的所有实验都要能成功,并且能解决可预知的问题,针对不可预知的问题,有处理排错能力。
讲课之前阶段:需提前准备好要讲课的课件和相关文件,文档,软件等等
讲课之前阶段:提前准备好实验部署环境,并详细跟学员介绍自己的准备环境,并要求学员与其保持一致。
讲课之前阶段:需提前设计好知识点大纲,然后按照自己规划的大纲一步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员进入状态
讲课之前阶段:需详细介绍自己所做实验的前置准备环境,这个很重要,环境没准备好,实验一定会失败。
讲课思想阶段:建议适当的说一些心灵鸡汤,起码能短暂的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讲课思想阶段:讲一些自己的个人经历和自己在学习这个课程的时候遇到的坑点,可适当吐槽。
讲课预热阶段:可以先从一个故事或者一个有趣的实验开始,引发学员的注意力
讲课预热阶段:先讲理论知识,但是不要光讲理论,理论需要结合实际来进行举例说明
讲课期间阶段:单个课程和知识点不易讲的太长,时间太长看起来很容易让人产生疲惫感,可以设计成一个个小节。
讲课期间阶段:需从简单的知识点开始讲起,先设计几个小实验,几个有趣的小例子,让大家都能做到,从而产生兴趣和成就感,学员才能进入状态,引发他的学习热情,然后在逐步加深难度,一步步的引导学员进行实验。
讲课期间阶段:在讲课期间如果出现比较难以理解和难以表达的内容应画简单的原理图或者从零开始带着大家一起画图理解
讲课期间阶段:不宜持续保持知识疯狂灌输,应考虑到大家的接受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梯阶引导,基础不牢靠,讲再多都没用。
讲课期间阶段:需要照顾到最差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如果说,他都能听懂,说明你讲的很成功,木桶效应。
讲课期间阶段:需要多跟学员进行互动,不建议自己一个人光讲,因为多互动才能明白学员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对症下药。
讲课结束后阶段:录制的课程的视频标题一定要简单的描述清楚本节课的需要讲的核心内容,以便学员复习观看
讲课结束后阶段:要多收集学员遇到的问题,将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个问题库。
讲课结束后阶段:秉持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水平差的学员,并叮嘱要不断反复练习,学习,失败啦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
讲课结束后阶段:讲课过程中所涉及的文档,视频,资料,软件包进行统一的归档,分发给学员复习使用
讲课结束后阶段:要不断的反思自己讲课的不足之处,不断的总结自己,相信在每一次讲课过后都会有新的感悟,不断提升自己
总结:我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讲师一定要学会多与学员进行交流互动,跟他做朋友,开导他,引导他,鼓励他,信任他,相信学员也一定会被你感染,要做到 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员。